650分,是多少人高三時、高二時、高一時的夢想呢?
語文120,數學130,英語135,物理95,化學90,生物80
每個科目都不用特別特別高,但當然不能太差,以至于,5分都不能放棄,終于湊到了650分。
暗暗覺得自己是有機會的!如今的你,還是這樣嘛?
如何考到高考650分
@縱坐標
我的秘訣就是刷題
2018高考655,自我感覺沒有刷題我達不到這個分數.我在高三上半學期分數只有540,經過特別特別多的刷題,真切體驗到了每次考試分數都有上升的快感。
我高三時候的策略是這樣,在學校以各種方法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試卷,利用的時間包括但不限于英語語文課等等..然后在做作業的時候做到沒有不會的題,這樣你在老師講作業的這個時間里你能擠出時間去干自己的事,比如你就可以掏出你的刷題卷子,在課上在多做一套,當然如果有當天的作業就優先做作業.這樣你就趕在了進度的前面,不會被進度追著跑,自由度更高。
再說說刷的題,我自己做的是 高考必刷題,他還有試卷系列,從42套到21套到什么什么的,我每一科的每一套都買了,而且高考前完成了至少90%。
刷題不能一味地光做,做完要有自己的整理和想法,爭取下一次看到一樣的題能一下想到思路,我每套卷子做完會整理錯題到錯題本,整理不用很詳細,寫出分析思路就可以,做下一套前先看上一套的筆記復習鞏固.
我在高三被無數老師勸說做題在精不在多,上課聽講最重要,但是我還是堅持我自己的方法,并且坐到了最后一排基本處于不聽課的狀態了.做題光精我認為是不夠的,現在高考題型越來越多,只有多且精才能應對新題型的時候不慌張,應對老題型的時候快準狠.上課光聽課也是沒什么用的,聽課的時候老師講課為了照顧大部分學生進度不會那么快,導致只聽課的話會浪費很多時間.誰不想往那一坐就聽聽課呢,舒舒服服也不太累,能看著老師講何必我累死累活親自再刷那么多題呢,但是我始終堅信不累的話永遠無法進步.課上自己想不明白的題還是要聽的,別做過的題自己不會又不聽老師講,就得不償失了.
刷題真的會上癮,你一張一張卷子做過去真的很爽,到了后面我已經習慣了一天除了作業再加一套數學,一套理綜中的一科,一套英語,半套語文,每天都十分充實,刷的也不是很多不會消化不過來也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工作.
以上方法我自己親測有效,但不代表每個人有有效,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如果我說的這種全靠自己刷題的學習方法對你沒什么幫助,請立刻停止然后尋找適合自己的辦法.
@榆蔭
本人18屆考生,全國二卷,高考總分689,語文119,數學149,英語143,理綜278,現就讀于某C9高校。高考總體來說超常發揮,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希望可以對學弟學妹們有一些幫助。
首先,我覺得是要對高考每一科做一下規劃,總分要考多少,每科大概多少分,比如高考想考690,那么語文要120,數學145,英語140,理綜285,這就是一種分數分配的方法。這樣分配分數你就會對自己什么題可以扔什么題不能錯有一個宏觀的掌握。然后你的目標當然要根據理想的大學來了,雖然分數越高越好但是也要切合實際,別沖著滿分去,你做不到的(單科滿分都很難了)。
定完了目標當然就要開始付諸行動了,19年應該還是三主科加綜合的套路,所以一共分四科說。
先說語文,語文說實話高中三年基本沒怎么上過120,高考也算是超常發揮了。但是最后對語文的體會還是有一點的。首先,重視選擇題!主觀題基本拉不開分,所以如果你的目標是好一點的211 985就重視選擇題吧,一個三分錯了真的肉疼。
說到選擇題,就不得不提一下論述類文本閱讀,也就是前三道題。這個題個人感覺考的是邏輯分析能力,就是對比文中信息和選項中的信息,能否由文中已知信息推出選項的新信息。這個題我覺得偶然性很大,你做很多題也不敢保證考試時自己一定能全對。我當時把07到17年所有全國卷的論述類文本閱讀都做了,然后把每個選項都進行分析,之后歸類。
歸類的話按照設錯類型來分,然后要有依據(關鍵詞),你為什么把它歸到這個類型里。這樣總結之后,可以為你下次分析選項提供思路,尤其是看到某些關鍵詞會引起你的遐想。之后實用類文本我覺得和論述類比較像,都是對比概括信息這一類。文學類文本我覺得重點在于你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文章,是否看懂了作者的意思。如果讀懂了答題就很開心,每道題都往主題上靠,該有的套路也往上套。沒看明白主題可以借著選擇題的選項進行分析,肯定會有對立的那種(就是顯得很不合群的那一個兩個),然后如果是對立一對一錯剩下兩個你就知道是對是錯,順著捋就會好很多。
古詩文這個我覺得就是平時積累了,文學常識和默寫這個你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可以平時一天看一點,千萬別拖,越拖越多。我當時每個早自習一篇古文,開始的時候先逐字翻譯,不要求做題,要求看明白文章,這樣做個十幾篇大概的常見字意思你就掌握個八九不離十了,之后再做就可以直接讀文章,明白大意能做題就行。文學常識還是要回歸教材,從教材的常識出發,開始拓展。個人感覺設錯都是書上出現過的,不然那么多常識隨便找一個設錯誰頂得住啊。語言文字運用題就多做題吧,多見題型,補全對話注意邏輯鏈。
作文的話,我覺得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改以前寫過的文章,比如一次考試你寫了一篇作文分數不理想,你不要去寫新的,就對你寫過的這篇進行修改,然后拿給老師看,按照老師的意見再改再看,直到老師差不多滿意,自己也滿意為止。然后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以這篇作文的結構啊方法啊為模板往上套。然后這樣的范文寫個四五篇,再整體分析一下,就差不多少了。
數學的話,個人感覺全國卷套路化還是挺明顯的,與其他幾套卷相比難度也不是很大(尤其是18年的全國二,導數壓軸題的難度也就相當于平時模擬選擇題第八題的難度?),遇到這種簡單的情形,就十分考驗計算的準確性。思維難度的降低直接影響就是誰認真誰就贏了。所以計算一定要準,不相信自己就再算一遍,但是大部分情況你沒有時間再算一遍。這就引出了一個我們老師特別經典的概念“限時搶分”。因為考試有時間限制,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拿最多的分。你不一定要把每一道題都做出來,你只需要在這段時間里做對盡可能多的題。
壓軸題第三問的五分(如果有)和選擇題第一題的五分在最后合總分時沒有任何區別,你錯了第一題就要用別的來補,虧不虧。搶分搶的是快,搶的是準,所以推薦背一些常見的二三級結論,選填題直接用,讓你感到人生超快樂。(推薦通讀教材,教材有的什么課后拓展可能就帶著一些結論。當然絕大部分還是要自己推)還有一些對付選填題的方法比如特殊化法,回代法,你就無所不用其極,懟出答案就行(前提得算對),考場上未必需要知道所以然,填出答案你就贏了。所以推薦平時進行自主限時訓練,比如四十/四十五分鐘做完選填,像考試那么做,把平時的練習當做考試,掐點判分。大題的話沒啥好說的,就注意答題規范吧,不能用的別亂用,平時多刷題,見題型,總結思路。
英語的話沒啥說的,聽力我不知道你們考不考,我們省不考(聽力時間我們被訓練抗干擾答其他題),所以聽力我無權發言。后面的題,閱讀基本讀明白就能做對題,千萬別自作聰明,yy一些天馬行空的東西,當你腦子里出現“就這,除了我誰能想到”這種想法的時候,你多半這題要涼(我這么涼過無數次)。
還有閱讀的選擇標題很迷,英語的標題和語文的標題一點不一樣,我現在也不明白到底是選線索還是主要內容還是設置懸念……七選五就注意上下文對應吧,完型全國卷一般都是ABCD一樣五個,當時我查了好多套全國卷無一例外(我猜可能是因為要保證全涂一個選項放棄治療的考生分數一樣?),所以可以用這個來最后檢查或者逼出最后一個答案(前提是你其他有譜)。我高考完型就是用這個方法逼出來的,拯救了我的英語。
語填也不會很坑,基本按照語感就可以填個八九不離十。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沒有明顯的標志時態別自己yy亂變,不給提示詞的小心一點。改錯也有套路,好像是改八個刪一個補一個?然后點也就那么多(好像是,因為改錯的點我沒背下來過……)通讀第一遍你憑語感就能看出來七個左右(按照全國卷難度來說)。然后就對著總結的設錯點來回找就差不多。
作文的話我就強調字吧,千萬別劃!寫錯也別劃!保持卷面工整!沒人會注意你某一個單詞是不是寫錯了,判卷老師們看的是整體效果,結構啊詞匯啊什么的??刂撇缓米值拇笮】梢援嬀€,用鉛筆,在作文區那個橫線的上面畫一條線,把它和給的線當做英文紙四線格的第二條和第三條(寬度自己把握,你覺得大小合適就行,記得用格尺)。作文一定先打草稿,別寫太多也別太少,120詞或者稍微少一點都好,理想卷面是讓作文區空兩三行。書信注意格式,開頭結尾別忘。英語推薦一天一套,不用寫作文,可以學習別的科目累了寫英語放松,因為英語難度不大,而且記敘文比較多還有點意思。
最后我想說的就是心態吧,考前心態調整好,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給自己打個氣。別太累,勞逸結合,撐不住就休息一下,充滿電再來。注重效率而不是投入的時間,有效學習一小時比磨三小時洋工效果好多了。心里有話想說可以找張明信片寫出來,能好很多。給自己打氣,也就是給自己灌雞湯,我覺得雖然未必有用,但良好的心理暗示總是好的。實在不行就去找老師聊聊,老師們肯定也愿意幫你一把。無論發生什么,自招過沒過,模擬崩沒崩,心態別爆炸,永遠平和,永遠昂揚向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祝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Ecentic
如何提高學習成績,作為土生土長的衡水人,在衡水中學的經歷使我很有自己的心得。
高二時期處于成績的低谷,年級排名1500+,理科實驗班內學號66號,每次大考分數不會超過650,我曾經認為自己的成績到此為止,也沒有想要突破的欲望。
直到高三年級分班,我隨著很少數人被分到了另外一個校區——衡水一中(此處區分衡水中學和衡水一中),一個陌生的環境,周圍陌生的人,很快就使我變得安靜,課間不會出教室無意義地閑逛,作業不會等到交前再匆匆抄上(因為沒有關系好的人),這里的人更加努力,更加善于利用時間。在這樣安靜,甚至有些壓抑的氛圍下,我開始反思和尋找學習方法。
1.學語文,語文不是死學科,我甚至認為,很多時候,語文課是不必聽的,由于我對語文的絕對自信,使我高三一年沒有為語文付出過什么,只有在我覺得有必要的時候。做題套路是閉眼的,但對于文章的理解更重要。文言文不盡重在積累,更重在記住!!!作文是和套路的東西,當我掌握了自己的套路以后,作文從沒下過55分(這里很難展開我的寫作技巧,因為說來話長,高中時候經常在晚新聞時間輔導同學的作文,也有很多同學因此豁然開朗)。
2.數學要相信一個選擇"一天不練手發生,兩天不練頭發蒙"。數學成績不會眷顧懶惰的人,高三時候,一天下來平均能夠刷數學高考題/模擬題 3-4套,越做題就會越有手感(不要問我怎么有這么多時間,40分鐘一套完全OK,尤其對于衡中人來說)越做你越會發現,題都是套路,可以分類,高考中每個題都是有套路的,可以被歸為一類解法的題目,如果你學有余力,去問問你們班或者年級里最厲害的學霸,他們一定有自己的套路,或者更簡單的方法。(此處感謝我的學霸男朋友,在這方面給了我很多指導,提高了我的做題速度)
3.英語和數學一樣,刷題很關鍵,英語老師講閱讀題的過程很多時候你都是沒有任何收獲的,因為主觀性太強,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弱點,然后去練習,攻克!書寫給作文帶來的優勢不是一點點!
4.理綜學習是一個自己探索的過程,所謂探索就是你會有很多的失誤。
5.理綜最重要在于改錯和反思( 和數學有相通性,只做不想是沒有意義的。)
對于任何科目來說,積累改錯都是非常重要的。高三一年,我大概用了三十多個厚本來積累改錯(多謝老師督促),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安詳
本人2017年高考全國2卷658分
我高中入學的時候成績過一本線一點,然后經歷了一言難盡的過程,到了高三可以做到保底211(我成績比較穩定),但是上限在640左右吧。
首先,信心和目標是必要的。我身邊有目標的同學普遍一個比較好的心態,前提是這個學校是你真心想去的(比如說我想去北師大學心理學,雖然最后被家長以各種理由扭送到帝都仰望星空了)。
心態很重要,心態很重要,心態很重要,到不了650也沒關系,努力過不后悔就行。
那么怎么提分呢。先打好基礎(一輪復習一定要扎實)。然后帶著腦子刷題。請務必記錄好錯題。而且,請務必把馬虎這兩個字從的字典里刪除,改成不會。
我當時刷理綜是先一天理綜兩套選擇,練了一個月,然后再混搭著整套題,兩道三天一套。我就是那種的理綜者的天下的人。但是一開始我的理綜選擇40分鐘能將將做完(高考的時候28分鐘全對)。我遇到的問題有兩個:生物老是錯很多,物理大題不會做(對,理綜能考282的我一開始是懼怕物理的。)生物就是一遍一遍的背還有抄,沒有捷徑。
物理是反復做大題,一道一道來,看懂不算完,一定要自己能獨立做對才行。
這么做了之后第一個月沒有明顯效果,但是后來我的生物好了很多,物理大題該怕還是怕(最后再做),但是基本會做了。這個過程主要靠堅持,其實很多人覺得學理綜靠的是聰明,其實背的東西真不少,主要靠的還是堅持。所以良好的心態很重要。
數學英語語文我平常也不咋地,就不班門弄斧了。我是靠理綜來拉分的,我也只能這么做了。我的基礎也不好,尤其是語文和外語,這個東西需要積累。但是理綜的提升可以很快(但是也要至少兩個月才能有質變),所以請您一定要堅持下去。
還有就是,效率。學習就是學習,玩就是玩。專注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我高三每周也會玩上3-5小時的電腦(最后倆月只玩手機)。一周休息半天假一共才十幾個小時,該放松就放松吧,只要保證學習的時候不想著游戲就行了。不要總是逼著自己不玩手機之類的,試著和這種想法和平共處會舒服一些。
突然想起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我高三作息是5:30起床,晚上11:30準備上床睡覺(當然要跟室友聊會天了)。由于睡眠不足,有一次自習課上一瞬間沒了意識,差點撞到桌子上。好在只有一瞬間是沒有意識的,現在還是很后怕,從那以后我堅決拒絕熬夜復習(十二點前準時睡覺,周末等番劇更新還有打爐石除外。)
休息多久還是以不困為準吧,人和人之間是不一樣的。
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不睡午覺下午還能精神抖擻;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開夜車;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五點鐘起來背單詞。
我高三最清醒的時間是早上五點半到七點,寒假的時候我的十幾天的寒假是這么過的:五點半起床,洗臉刷牙,寫寒假作業(各種卷子)到七點,然后早飯,去補課(數學和物理,以壓軸題和巧妙解法為主,當時的分段是正常985失常211。那些拔高的東西我勉強能接受,對我來說還是有一些思路上的啟發的。
順便一提,寒假之前的期末考是我高三考的最差的一次_(:з」∠)_,然后和實驗班的神仙門一起上課簡直酸爽。)到晚上五點半?;丶乙院缶拖萮appy(該死的守望先鋒讓我每天都要玩到防沉迷才下線)然后晚上看心情隨緣學習到十一點半。